近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中国角”首场“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主题边会在巴西贝伦举办。
今年恰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会后,中国环境报记者专访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胡军。
中国环境报:当前,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关键阶段,为何“中国角”首场边会选择以“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为主题?
胡军:首场边会活动以“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为主题,是中国理念、中国实践、中国承诺的集中体现。这一主题契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命题,旨在展示中国推动绿色转型、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世界的坚定意愿和务实行动。
系统阐释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内涵。今年恰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在致辞时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蕴含着深刻的发展智慧,在这一理念引领下,中国在多个关键领域展现出全球引领力。首场活动通过嘉宾致辞、主旨演讲、圆桌对话、报告发布等形式,向国际社会系统阐释了这一植根于中华文明、源于中国实践的创新理论,展现其对于破解发展与保护世界性难题的重大原创性贡献,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立体呈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边会聚焦“美丽中国实践”,生动呈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边会发布《绿水青山绘就美丽画卷——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创新与世界意义》智库报告,多位与会嘉宾围绕绿色转型、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等议题开展深入交流,全方位展现中国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创新路径,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中国路径、中国模式。
充分展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大国担当。在当前全球气候治理的关键阶段,在《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的关键节点,边会正式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英文版,全面介绍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进展与实施路径,彰显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坚定决心、支持多边主义的一贯立场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扎实行动。
联合国秘书长气候行动和公正转型特别顾问、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赛尔温·哈特就认为:“我们可以继续依靠中国的领导力,不仅是在未来两周的工作中,更在未来几十年。”边会向国际社会释放了中国坚定不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信心,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南南合作、绿色“一带一路”等平台,与各国分享经验、共迎挑战,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确定性,为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环境报:“生态文明”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根本理念,而“美丽中国”则是这一理念的目标体现。您如何理解二者的关系?
胡军:“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是内在统一、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二者是理论与实践、目标与路径、价值导向与成果体现的辩证统一关系,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核心范式。
“生态文明”是思想武装,为“美丽中国”提供根本遵循。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美丽中国”是实践纲领,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行动蓝图。我们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以鲜活的中国实践为全球环境治理作出中国贡献。
二者关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新时代以来,中国正是在这种良性互动中,成功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仅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兼具东方智慧与实践效力的中国方案。
中国环境报:生态文明理念如何促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胡军:生态文明理念不仅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遵循,也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系统的思想引领和实践方案。
首先,在理念层面,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了思想根基。这一理念根植于“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融合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深刻回答了“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在实践上指明了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道路,为全球凝聚气候治理共识、破解气候危机提供了重要的价值遵循。
其次,在实践层面,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着力构建气候适应型社会,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近十年推动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大地上,贡献了全球1/4的新增绿化面积,形成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所说,“中国的气候行动正在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
最后,在国际层面,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在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复杂形势下,全球气候治理正处于关键“十字路口”。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为核心的国际气候治理体系。中国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这是我国首次提出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绝对量减排目标,展现了我国与其他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担当,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巨大的确定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