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挪威王国关于建立绿色转型对话的联合声明(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挪威王国关于建立绿色转型对话的联合声明(2024年9月10日)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挪威王国建交70周年,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挪威首相斯特勒于2024年9月9日至11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斯特勒首相,李强总理同斯特勒首相举行会谈。中挪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两国绿色转型对话。  对话旨在促进联系与合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和修复生物多样性、创造新的绿色产业和就业岗位。对话包括现有合作领域及有利于加快绿色转型的新倡议。为此双方将就以下议题协调开展对话:
详情
2024-09-12
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生态理事会ESG合作研讨会召开
2024年9月10日,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生态理事会环境、社会与治理(ESG)合作研讨会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召开。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生态理事会中方主席赵英民出席会议并致辞。中方表示,近年来,中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取得显著成效。中俄生态环境和绿色低碳领域合作前景广阔,要充分发挥理事会民间交流桥梁作用,加强ESG体系建设交流,推进实践案例合作。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俄方主席季托夫和伊尔库茨克州州长科布泽夫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期间,中方与季托夫和理事会俄方主席杰里帕斯卡分别举行会谈,就理事会工作进展和后续合作进行交流。
详情
2024-09-12
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第二次会议情况
2024年9月6日星期五,北京,白宫高级顾问兼气候特使约翰·波德斯塔(左起第三位)在人民大会堂的双边会晤中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交谈。(美国大使馆图片)2024年9月4日至6日,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会议在中国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与美国总统国际气候政策高级顾问约翰·波德斯塔共同主持,各自同事参加会谈。双方继续就解决气候危机进行讨论,包括实施各自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NDC)和准备各自2035年NDC。双方欢迎在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下已开展的技术和政策对话,包括能源转型、甲烷、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效率、低碳可持续省/州和城市四个专题小组下的相关交流,并期待继续交流。刘振民特使和波德斯塔高级顾问也出席了9月6日举办的中美循环经济合作论坛和中美地方气候行动圆桌会。他们感谢中国驻美大使和美国驻华大使的参与。双方重申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与COP29主席国阿塞拜疆共同举办“甲烷及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峰会”。双方也讨论了有兴趣鼓励各方参加峰会,并一起视情展示政策、行动和合作。回顾他们共同承诺增进努力以到2030年制止和扭转森林减少,双方表示有意继续讨论和合作,以执行各自关于禁止非法进口的法律,并促进全球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管理。双方致力于进一步加强对话、协作努力,与各方一道支持主席国阿塞拜疆推动COP29取得成功,包括但不限于新集体量化目标和《巴黎协定》第六条的成果。
详情
2024-09-10
亚洲自然保护论坛成功举办,重塑亚洲自然保护路线图
详情
2024-09-10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署名文章:深化改革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深化改革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国政协常委、生态环境部部长 黄润秋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作为总目标的重要方面,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谋划。我们要把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着力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落实落地,加快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一、新时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统筹加强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重大制度创新和改革举措,让生态环境保护真正成为硬约束,有力推动我国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系统性重塑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明载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及30余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出台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及几十项具体改革方案,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全链条压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建立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等制度,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责任体系更加健全。一体化推进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任务,组建生态环境部,整合分散在各相关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实施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独立性、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不断加强。全方位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健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机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以抓污染物总量减排为主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转变,完成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新时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刻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成功实践和重大成就,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不断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向深入。  二、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面临新形势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美丽中国建设任务依然艰巨。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深刻把握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要求,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更高期待。  从经济社会发展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目前,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内生动力仍然不足,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状况一时难以改变,未来资源环境约束持续趋紧,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不断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从生态环境形势看,我国污染防治攻坚已到了进则胜、不进则退,推动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相持阶段。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居高位,部分区域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生态环境治理呈现问题点多面广、矛盾新旧交织、压力累积叠加的特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不断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持续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改革目标任务看,美丽中国建设已迎来积厚成势、全面推进,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提速阶段。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已有制度还需要结合美丽中国建设新的实践不断健全,环境要素市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污染物治理等不少新领域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一些改革举措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有待增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强化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  从全球环境治理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和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领域。目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特别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政治化趋势增强,部分西方国家大打“环境牌”“气候牌”,气候变化等公约谈判斗争激烈。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贡献更多的生态文明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共建繁荣、清洁、美丽世界。  三、全力推动生态环境领域改革任务落实落地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既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重大部署一脉相承,又同中共二十大战略部署相衔接。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同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贯通起来,同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一体推进,全面落实生态环境领域各项改革任务,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锚定目标任务,健全美丽中国建设责任体系。美丽中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从根本上确保美丽中国建设责任落实到位。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健全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开展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推动建立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形成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美丽中国建设责任体系。继续充分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常态长效机制,推动督察工作不断深入,持续压实美丽中国建设政治责任。  强化激励约束,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深入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实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要求,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健全基于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监管执法体系和自行监测监管机制,落实企业按证排污责任。坚持上下游贯通一体,推动长江、黄河等重要流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完善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切实加强对所有者、开发者乃至监管者的外部监管,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路径,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生态综合补偿,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让保护修复者获得合理回报。深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建设,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构建环境信用监管体系,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坚持“双碳”引领,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落实好“1+N”政策体系,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环境经济政策和标准体系,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全面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进一步发展全国碳市场,稳步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方式,完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立减排效果明显、规则体系健全、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完善权责一致、协同高效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不断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深化生态环境领域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  夯实法治保障,健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统筹做好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法律法规及标准制修订。持续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加强多部门协调联动,坚决打击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特别是弄虚作假行为。加强生态环境领域司法保护,不断完善公益诉讼制度,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实践难题,切实依靠制度和法治来保护生态环境。
详情
2024-09-06
第五次中新气候变化部长级对话成功召开
应新西兰气候变化部长沃兹邀请,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于2024年8月26日至28日率团访问新西兰,在惠灵顿与沃兹共同召开第五次中新气候变化部长级对话。本次对话是落实2024年6月中新领导人会晤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共识的具体举措。双方就各自国内气候政策、双边务实合作、全球气候治理等广泛议题开展深入对话交流。黄润秋介绍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与进展成效,阐述了参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塑料污染等多边进程的立场及对联合国气候变化巴库大会(COP29)成果的主张,提出在碳排放交易、绿色金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领域,进一步深化中新双边气候政策对话与务实合作的具体建议,希望新方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为中国企业在新开展绿色低碳业务提供便利支持。沃兹分享了新西兰政府最新气候战略、工作重点和行动进展,赞赏中方气候行动成效与多边进程领导力,表示愿与中方在碳市场、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绿色金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领域,加强政策交流与务实合作,新方欢迎中国新能源产业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低碳转型注入新动力,也欢迎中方企业来新投资合作。双方一致认为,应落实好中新两国领导人共识,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为气候多边进程注入信心和动力,支持COP29主席国阿塞拜疆,推动大会取得积极成果。双方将加强政策对话与沟通协调,探讨更新双边气候合作文件,共享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机遇,进一步丰富中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为中新两国及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新西兰环境部长西蒙斯,能源部长布朗的代表,以及外交贸易部、商业创新与就业部的高级别代表参加对话。访新期间,黄润秋与沃兹共同出席了新中关系促进委员会举办的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对话并致辞,进一步加深了新方各界人士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和成效的认识,增进了理解互信。黄润秋还分别会见了奥克兰市长维恩、陶波市长特雷瓦伐斯,与新西兰地热协会、地质与核能科学研究所等进行对话交流,就低碳城市建设、适应气候变化、水环境保护、地热能发展等议题交换意见。中国驻新西兰大使王小龙、驻奥克兰总领事陈世杰参加相关活动。
详情
2024-09-03
第八次中澳气候变化部长级对话成功召开
应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气候变化、能源、环境与水资源部邀请,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于2024年8月29日至31日率团访问澳大利亚,在悉尼与澳大利亚气候变化与能源部长鲍恩共同召开第八次中澳气候变化部长级对话。黄润秋表示,今年是习近平主席对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10周年和中澳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本次对话也是落实2023年11月和2024年6月中澳总理年度会晤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共识的具体举措。黄润秋介绍了我国碳市场、碳足迹、适应气候变化等方面政策与进展成效,阐述了我国参与气候变化多边进程的立场,以及关于即将于今年年底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巴库大会(COP29)成果的主张。中方愿与澳方聚同化异、相向而行,深化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务实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为全球气候治理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鲍恩介绍了澳大利亚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能源工业交通领域碳减排、农牧业甲烷减排等情况及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重点问题的看法,赞赏中方在推动全球气候行动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所作贡献,乐见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所取得成就。鲍恩表示,澳方高度重视就气候变化这一事关人类未来的重大问题与中方开展对话合作,共同推动多边进程。澳方正在申请主办2026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1),推动各方落实承诺、采取切实行动。双方同意,落实好中澳两国领导人共识,与其他各方一道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危机,为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注入更多正能量。双方应加强政策对话,实施好两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合作谅解备忘录,努力将应对气候变化打造成为双边合作的重要领域,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共同支持COP29主席国阿塞拜疆,推动大会取得积极成果,促进两国及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黄润秋还会见了澳大利亚环境与水资源部长普利贝斯克,双方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落实“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塑料污染防治、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同意进一步深化相关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访澳期间,黄润秋与鲍恩一起与澳工商界、学术界等相关代表广泛交流,鼓励澳社会各界支持中澳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合作,为双边关系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吉思德,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临时代办李繁杰、驻悉尼代总领事王春生参加相关活动。
详情
2024-09-03
中国新增三处全球生物多样性关键区(KBA)
2024年8月14日至15日,IUCN中国代表处联合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在浙江安吉举办“生物多样性关键区识别技术研讨会”。来自全国保护区、民间机构和科研院校的三十余名代表到场参会。会议发布了《生物多样性关键区识别全球标准》及《生物多样性关键区识别全球标准应用指南》中文版,并为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云港赣榆湿地、以及东凌通州湾滩涂三处新认定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关键区授牌。图1 会议开幕生物多样性关键区(Key Biodiversity Area,KBA)是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存续具有重要贡献的地区。KBA的概念可追溯到1980年国际鸟盟提出的重点鸟区识别方法。2004年,在第三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IUCN会员提出需要统一的框架来识别所有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地点。2016年,KBA伙伴关系成立,十余家国际机构加入其中。2018年,KBA全球秘书处建立,以协调国际层面的KBA识别工作。KBA全球秘书处主任Andrew John Plumptre在本次会议的主旨报告中谈到,“KBA对于实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多个目标至关重要,尤其是长期目标1(空间规划)和3(物种)。国家政府在修订本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时,应考虑将KBA识别和监测整合到政策与立法中,以助力实现全球30x30目标。”图2 Andrew John Plumptre主任作主旨报告KBA在华工作积极推进。2019年,IUCN中国代表处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启动了《生物多样性关键区识别全球标准》及其应用指南的翻译工作。KBA能力建设与专家组组建工作也在同步开展。图3 KBA 全球标准及应用指南中文版张琰主任介绍到,“IUCN在2016年和2019年分别发布KBA识别的全球标准和应用指南,共涉及11条标准。这套明确的尺度使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能够进行比较,为全球生物多样性识别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图4 张琰主任作报告2022年,KBA中国专家组由IUCN中国代表处协调组建,涵盖来自不同机构、不同领域的专家。在专家组的支持下,KBA一系列翻译工作迅速推进,于2023年完成,并在本次会议正式发布。图5 发布仪式同年,KBA在华识别工作正式启动,由专家组成员审核申请地数据。KBA中国专家组组长徐卫华表示,“KBA专家组是国家层面协调KBA申报与提名的机制。专家组不仅负责审核新增的KBA申请,还需要重新审核和更新已经上报给全球数据库的KBA。”图6 徐卫华研究员作报告目前,共三处KBA申请地通过专家组的审核并提名为KBA。本次会议上,在KBA全球秘书处主任Andrew John Plumptre的见证下,KBA中国专家组组长徐卫华、李迪强和武建勇分别为三处提名地正式授牌。-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7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授牌仪式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守护了绿水青山中的濒危精灵。栖息于此的安吉小鲵曾是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的极度濒危物种,经保护目前已转为濒危等级。该地符合世界生物多样性关键区指标中的A1和B1标准。图8 IUCN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安吉小鲵-连云港赣榆湿地-图9 连云港赣榆湿地授牌仪式连云港赣榆湿地,因其独特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成为了鸟类天堂。这里栖息和繁殖着近危物种半蹼鹬等众多迁徙水鸟。该地符合KBA标准中的A1、A2、B1、B3、B4、C、以及D1 共7条标准。-东凌通州湾滩涂-图11 东凌通州湾滩涂授牌仪式东凌通州湾滩涂,一片生机勃勃的滨海生态宝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的候鸟家园。在此栖息的勺嘴鹬为极危物种,数量约占中国江苏省南部勺嘴鹬总数的41%。该地符合世界生物多样性关键区指标中的A1,A2,B1等8个指标。图12 IUCN红色名录极危物种勺嘴鹬(©汤正华)徐卫华、李迪强、武建勇、臧振华、叶鹏程和俞炜炜等多位专家分别就KBA与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全球标准与中国实践、中国现有KBA审核及结论、KBA指标案例和海洋KBA识别等主题做了精彩分享。这些研究结果为KBA全球标准的应用、中国KBA识别与更新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视角与数据支持。图13 专家报告和案例分Andrew John Plumptre主任围绕KBA识别工具及范围划定为与会人员提供了两个模块的培训。15日上午,他继续就全球生物多样性关键区数据库(WDKBA)使用及KBA线上申报流程做讲解,带领培训人员进行了KBA模拟申请练习,并解答了有关精确KBA边界、支撑材料提供与持续评估等相关问题。现场的提问与讨论环节交流热烈。图14 KBA界定与绘图培训自2004年IUCN启动KBA识别工作以来,全球已有超过16,650个地点经认定为KBA,覆盖了陆地、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中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识别并持续评估这些关键区,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生物多样性价值,也为科学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IUCN中国代表处将继续支持KBA专家组,积极推进KBA培训、识别和认定工作,实现KBA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一全球目标的重要价值。
详情
2024-08-22
2024年五指山“生态文学周”举办
8月15日,2024年五指山“生态文学周”在海南省五指山市启动。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参加启动仪式并讲话。生态环境部宣教司负责同志参加启动仪式并致辞。近200名来自全国及海南省的知名作家、学者等与会,共话以生态文学书写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活动指出,我们所提倡的生态文学,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反映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成就的文学,要为祖国河山立传,为英雄的人民讴歌。文化艺术界特别是作家要用丰富的文艺形式、优秀的文艺作品展现波澜壮阔的生态文明建设,以文学方式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要胸怀“国之大者”,大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坚守人民立场,汇聚生态文明建设的磅礴力量;要加强交流互鉴,推动生态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启动仪式后,举行了生态文学与“两山”理念实践研讨交流及圆桌论坛。参加论坛的知名作家、学者认为,书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实践故事,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学支持,是作家们责无旁贷的使命责任,要持续关注人与自然、乡村振兴和可持续生态系统保护等现实话题,以脚步丈量大地,生动描绘生态文明建设的壮丽画卷。启动仪式上,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和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还联合发布“2023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白洋淀上》《将军和他的树》等10部作品入选。现场同时发布《大地文心——第六届生态文学征文优秀作品集》。本次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海南省作家协会、海南省五指山市委市政府主办,中国环境报社、天涯杂志社、五指山市委宣传部承办。
详情
2024-08-22
刘国中出席2024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开幕式并致辞
2024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15日在福建三明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刘国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健全,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更加鲜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取得积极进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刘国中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根基。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统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大力培育弘扬生态文化,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刘国中说,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回信,对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提出殷切希望。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以生态日活动为契机,凝聚绿色低碳发展共识,增强美丽中国建设合力,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详情
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