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下午,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咨询委员会中方召集人潘家华在“国际友好城市绿色发展与产业合作论坛”主题论坛上强调:零碳转轨,未来已来。
绿色发展产业合作我们是选择高碳的化石燃料的发展轨道,还是选择零碳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发展轨道?化石燃料发展的轨道,成本高、周期长,没有自主性,如果自己储能装电池,我们也可以自己储能、自己用能,完全有能源自主,成本低、周期短、收益高,自主可控。
我们说这样一个选择,为什么说是整个产业体系的整体转型?如果我们发展化石燃料,这样一个产业链离开了石油,整个产业链都得崩溃。
比如讲石油,从石油的勘探、开采、加工转换,到加油站、到最后的发动机和燃油汽车,这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但是如果我们转向以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产业体系,这样一个产业链成本低、收益快,对于消费者更为友好。
例如说光伏发电,我们生产光伏组件,安装逆变器,储能电池、充电桩、热泵、电动汽车,从能源设备的生产、安装、运行、发电、储能到终端用能、热泵、电动汽车、各种电器,也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且可控。
我们看这五年、十年中国乃至于世界的光伏发电装机,每年都以指数曲线的形势增长。2024年,中国光伏装机占了全球的一半。所以,零碳转轨是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