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陈诗一:必须做好环境与发展平衡的问题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陈诗一:必须做好环境与发展平衡的问题
发布时间 2025-07-10

3.jpg


主持人:陈教授您好,对于论坛举办地贵州,您认为还可以在可持续绿色经济转型上,给到什么样意见和建议?


陈诗一:对于贵州,我们都知道贵州是一个爽爽的贵阳、美丽的贵州,是一个生态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生态禀赋也是贵州天然的比较优势。我想未来贵州的发展应该在此情这样的一个绿色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去推动这种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推动生态产品的转化,来发挥贵州的资源禀赋,要依托这样的比较优势来进行可持续的发展,我想这是贵州未来应该发展的方向。


主持人:您如何评价贵州在发展与保护平衡上的经验与成果?


陈诗一:因为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团队这么多年来跟贵州省一直有紧密地合作,根据我们的观察,贵州省在过去几十年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的背景下很好地进行了可持续的、基于资源禀赋的发展。我们看到,贵州省也是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贵安新区。在此基础上贵州省进行了全省在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开放,把生态禀赋、绿色资源很好地转化成经济发展的这种资金的保障。这方面贵州在全国做得也是很有特色的,当然,贵州也都知道,在过往做了基于生态禀赋的发展,贵州省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全国很有名。这把贵州既利用了它的生态禀赋的比较优势,同时又利用经济社会的发展,克服了山多水好但是交通不便,通过交通便利的状态,我想会为贵州省未来进一步地基于生态禀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主持人:谢谢您。您认为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如何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等领域来如何进行合作?


陈诗一: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我刚才听了举办了十五年,在中国生态文明领域唯一一个国家级的国际论坛,很好的声誉。通过该国际论坛的召开,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的政要,全国各省、市、地方,很多的企业都来参与其中,一方面分享国际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另外一方面同时也是国内各个地方对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一种有效交流。这种国际、国内互相交流,是我们互相学习、借鉴有益的经验,同时避免一些可能不合理的做法,这是国际论坛交流核心要义所在。我相信贵阳国际论坛的召开对于推动贵阳的生态绿色发展,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会发挥它应有的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您刚才有提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您之前在您的论坛或者论文之中也有提到过“碳中和”要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促进,在“双碳”目标四周年之际,中国要如何来平衡工业脱碳压力和经济增长的问题,当前最大的矛盾是问题?


陈诗一:脱碳与发展,讲得更广义一点是环境与发展,这是一个全球的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这也是多年发展来始终在争论的问题,往往来讲可能是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讲环境、环保,经济发展低迷了,环保就松了一点。始终是多年来一直是这样的状态,不仅仅是中国,全球也是处于这样的状态。所以平衡、均衡从全球来讲它其实不是一个我们可不可以选择的问题,全球气候应对,巴黎协定,包括你也讲到因为全球气候升温未来会对全球地球的面貌、地理状态发展有深刻的变化,会影响人类的生存。这是大的来讲。从中国来讲,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发展早年也是一种粗放的模式,高排放。其实我们自己的环境承载空间也没有了,最典型的例子是十年前雾霾,大家印象还是很深刻。雾霾十面埋伏,每个人生活在你的环境空间都不行,没有空间,其实是没有选择。


当然,从中国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基于看到这样的情况才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这是十八大提出来的,就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生态文明建设跟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是同样重要,其实它不是并行,而是交融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之中。最近我也看到了中央国务院刚刚发布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文件,全面绿色转型是新时代国家治国理政这种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的标志。所以,我觉得现在经济发展调整期其实也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期,这是一件好的事情。当下我觉得这个困难也不是环境保护所带来的,而是可能因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的变化等等带来的机会,不是环境保护所造成的。我们一直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今天国际论坛的主题,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绿色转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意。应该讲到这样一句话,总书记讲的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还有一句话,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绿色生产力就是新的生产力,我想这很好理解,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怎么理解?两句话都曾经按照我们讲是充分必要,等价的关系。等价的关系,我想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我们必须更好地把它做好环境与发展平衡的问题。


主持人:是的。您如何来理解绿色这两个字?


陈诗一:绿色?你可能更关心的是可持续的发展,可以理解成可持续。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刚才讲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状态。我们叫做生态文明建设,有不同的表达方法,核心要义是我们的发展要与自然、环境和谐,这样的发展才是我们人类发展的真正未来正确的方向。你笃笃想一想,如果仅仅是为了经济上的改善,但是却破坏了我们所生存的环境,这样的经济改善其实是得不偿失的。对不对?也是不可持续的,终究是要调整回来的。所以绿色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长期的、健康的发展之道。


主持人:非常感谢陈教授,看看各家媒体还有没有其它想要提问的问题。谢谢陈教授。


贵州新闻联播:我们想请教授在这一次论坛上比较关心的话题和议题稍微做一下讨论?


这次整体的主论坛上是有相关绿色金融话题的论坛,这个论坛上您会去参加吗?对于这一块论坛上您关心的话题是什么?


陈诗一:这次国际论坛主题刚才讲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球的一个绿色转型的话题。我也注意到论坛有四个板块,有20个主题论坛,我会在这样一个绿色金融的主题论坛上有报告。复旦大学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团队一直跟贵州省金融办、生态环保局、教育厅有紧密的在绿色金融方面的合作。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合作是复旦大学与贵州省委省政府双并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这次绿色金融主题论坛,复旦大学是作为主办方,复旦大学联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还有我们共同贵州省应该是金融办由人行贵州分行一起来承办的这样的一个主题论坛。当然,为什么主题如此之重要?我们讲绿色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和保障,如何引领资金、资本来投向所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包括今天绿色金融主题论坛聚焦生物多样性金融,其实也是很多的,绿色金融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它下面有支持新能源发展的金融,支持重化工业转型的金融资本,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等,涵盖了很多内容。我们这次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金融,因为论坛召开在贵州,贵州本身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省份。所以我们想在贵州谈生物多样性,谈生物多样性金融再合适不过了。我们应该深度参与这样的论坛,与贵州省在这个领域合作。


贵州新闻联播:像现在贵州省作为一个能矿资源大省,贵州在倡导富矿精开的战略,您觉得我们在工业转型上怎么样更好地引导绿色金融、绿色资源去参与到贵州省的工业转型?

陈诗一:工业转型,因为其实贵州并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可能在其他的资源性的省份更突出。因为中国的绿色转型,跟其他国家不一样,中国还是工业大国,工业大国有相当一部分还是传统的工业。包括资源性的、能源生产性的工业。按照现在转型发展方向来讲,这些传统的工业要改造升级,深度转型升级,这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内容。我想作为贵州省这部分的工业在深度转型升级理应要再选新的能源发展的原则,可能也没有条件通过以前的模式,还是要借助于新的科技创新、新的技术来对传统的这些工业,对于能耗性的生产部门实行技术的升级。要把传统的工业部门转型升级成未来的一种新型的工业、新型的制造业,这种部门,转型升级是我们大家要做的,这需要技术、需要资金,需要绿色金融或者是转型金融过程中发挥作用。


贵州新闻联播:没有其他问题了,谢谢教授。


主持人:还有其他媒体需要提问的吗?没有了。谢谢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