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塞尔希奥·卡夫雷拉:中国在气候治理方面所做的工作成为全球范本
  国际在线贵州报道(罗淼):“中国在气候治理方面所做的工作成为了全球范本。通过两次到访,我发现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值得各方学习交流。”7月8日,出席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塞尔希奥·卡夫雷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贵州把可持续发展从理论变成实践,在贵州各地都能看见各种新能源和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应用,走在了发展前列。贵州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诸多努力值得其他国家的地区学习和借鉴。   今年6月初,来自哥伦比亚、斐济、毛里求斯等19个国家及上海合作组织的20余位驻华大使、高级外交官在贵州开启生态文明行,访问了贵阳、安顺、毕节等地。塞尔希奥·卡夫雷拉参加了此次活动,贵州在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绿色减贫、科技创新以及桥梁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塞尔希奥·卡夫雷拉表示,哥伦比亚驻华大使馆积极牵线搭桥,推动贵州省与哥伦比亚纳里尼奥省建立友好关系,并在此次论坛中,两省正式签署建立友好省关系意向书。   “中国在气候治理方面所做的工作成为了全球范本,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哥伦比亚也一直对气候环境的问题非常关注,致力于发展‘零排放’和‘碳中和’,做出了很大努力。”塞尔希奥·卡夫雷拉认为,贵州省与纳里尼奥省的省情相似,在友好省关系意向书的签署框架下,两个省的省会城市也可以继续加强合作,研究双方签署各种其他文书的可能性,做好两个地区的连接。双方可以以此作为一个起点,建立相关机制,推动更多哥伦比亚的地方政府和中国的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共同推进生态文明治理。
新西兰北帕市市长格兰特·史密斯: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值得世界各地学习
  “世界正面临气候变化的挑战,这一话题备受关注,作为人类我们必须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存。我们必须去审视我们的生活方式,例如采用更多的公共交通、减少能耗等等。”新西兰北帕默斯顿市市长格兰特·史密斯说。   1992年,贵阳市与新西兰北帕默斯顿市(下称“北帕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这是贵阳缔结的第一个国际友好城市。友好往来至今,双方在农业、畜牧业、教育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交流合作。   “建立友城关系以来,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贵阳,但显然不会是最后一次。我想,之后也会带一些新西兰的同事来此学习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出色成果。”格兰特·史密斯说。   近年来,贵州持续厚植绿色优势,森林覆盖率从47%上升到62.81%。格兰特·史密斯高度赞美贵州的生态环境。他认为,从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标准来看,贵州尤其是贵阳,是非常生态绿色的地区,“树木就像地球的肺,有助于碳的吸收。在这里没有森林砍伐,这一点是很了不起的,世界各地的城市也应该考虑这样做。”   长期以来,北帕市与贵阳市在农业领域有着密切合作。围绕低碳绿色发展,格兰特·史密斯认为,未来双方可以在绿色农业领域,探索更多交流合作的可能。 “我所在的北帕默斯顿市梅西大学是世界领先的农业大学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围绕无人机、传感器的使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农业科技,我们的农业人员和研究人员可以有更多的交流。”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总经理张荣庆:抓住新一轮绿色发展机遇 推动贵州绿色产业发展
  在7月8日举办的“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多元投资绿色发展”主题论坛上,贵州省13个重大绿色发展项目进行现场签约,累计签约金额超百亿元。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与贵州省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贵州资源非常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怎么在新一轮的绿色发展过程中抓住发展机遇?我想,一定是要把贵州的绿色产业发展带动起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荣庆接受动静记者采访时提到,“贵州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生态文明的资源优势,包括清洁能源、矿产资源、大数据等等,这些都是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在投资的过程当中,希望能够助力绿色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础。”   据悉,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是国内首支聚焦绿色发展领域的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由中央财政、长江经济带十一省市地方财政和其  他社会资本共同出资,重点聚焦长江经济带,投向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国土空间绿化、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绿色交通、清洁能源五大领域,为长江沿线各省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直接支持。截止今年一季度,国家绿色基金已累计出资25个项目,总签约金额约115亿元。   张荣庆告诉记者,目前,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已经在推动贵州一些重大项目的合作,接下来将在战略合作框架下进一步加强和贵州的紧密联系,深化在贵州的投资布局。
国中资本合伙人张庆:绿色盎然的土地上一定大有作为
  “绿色是贵州的底色,贵州的产业发展要坚持绿色可持续。”参与本届论坛的嘉宾、国中资本业务合伙人张庆,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贵州人。15年来,他持续重点投资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低碳领域,用他的话来说,“绿色产业前途无量。” “贵州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优质磷矿、锰矿、铝矿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也是能源大省,打造‘电动贵州’新名片,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张庆告诉动静记者,通过对贵州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长时间的深入研究,企业已有储备投资贵州企业的打算。“我们非常有信心依托贵州本身已有的优势和资源禀赋,贵州绿色产业的发展将借助资本的翅膀飞得更高。”   在本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相关主题论坛上,包含国中资本在内的多家企业就我省绿色发展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这一次我们准备跟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贵州省政府一起成立一个贵州省的绿色发展基金,通过资本引路、基金招商的方式,帮助贵州本地的新能源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后续我们还会引入更多优质的企业到贵州来。   张庆认为,投资贵州就是投资未来。“一方面国发2号文件明确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贵州基地与大湾区总部一定会碰撞出火花;另一方面贵州明确打造‘电动贵州’新名片,在这片绿色盎然的土地上,我们相信一定会大有作为。”
世界银行农业经济学家曹文道:12个县将参与到世界银行与贵州的绿色农业项目中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但15年来,我走过了贵州的很多地方,最大的感受就是‘绿’。”谈及对贵州的印象,世界银行东亚太平洋地区农业和食品全球发展实践局高级农业经济学家曹文道告诉动静记者,生态文明建设让多彩的贵州更增添了一抹“绿”。   财政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怎样的重要作用?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多元投资绿色发展”主题论坛上,曹文道进行了主题发言。   “根据世界银行行业模型分析显示,从2021年至2060年,实现中国国家自主贡献目标需要约14万亿美元投资,相当于GDP的0.98%。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财政筹融资各项政策,强化市场化、多元化资金投入,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曹文道告诉动静记者,40多年来,世界银行在环境领域与中国开展了积极合作。去年以来,世界银行向中国提供9.2亿美元贷款,支持2期包括贵州省在内“绿色农业和乡村振兴”和首个“中国低碳水稻和节水灌溉”结果为导向的规性贷款项目,为中国西南地区和中部省份的绿色低碳农业和农村领域减缓气候变化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   “以前我们参与的扶贫项目比较多,现在我们更多地向绿色农业发展。接下来贵州的12个县会参与到‘绿色农业和乡村振兴’项目当中去,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低碳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谈到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期许,曹文道说,“我们完全相信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贵州智慧和中国经验将给全球带来巨大借鉴意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曹文洪:探索“水土保持”碳汇新经验,期待贵州有作为
  水土保持,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原总工程师曹文洪此次参会最关注的议题之一。   “实现碳中和的两个决定性因素是减排和增汇,而增汇的核心在于生态建设、管理与保护。当前水土保持碳汇研究刚刚起步,希望通过本次国际性平台有更多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启发,促进这方面工作的发展。”曹文洪说。“尤其是贵州,在这个领域有非常好的条件基础,我们期待更多的先行先试。”   据悉,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提出制定完善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评价指标和核算方法,将水土保持碳汇纳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   曹文洪介绍,水土保持是提升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重要途径,水土保持措施可通过植被光合作用直接从大气吸收二氧化碳、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碳,并调水保水保土固持有机碳,有利于增强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这次参会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分享交流水土保持碳汇概念内涵和测算方法等内容。以往我们在水土保持工作上更多关注减少了多少水土流失面积,而现在需要重点关注怎么去增效,要和当地乡村振兴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增汇、固碳、减排等不同途径,不断探索碳汇机制,如何激发更多社会资本良性地进入,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曹文洪表示,贵州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荒漠化治理等水土保持工作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希望能够跟贵州相关单位共同开展现场调查,进行深度合作研究,积极推动水土保持碳汇进入国家碳汇核算体系,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